三藩之乱的起因是什么,三藩之乱为何会爆发

三藩之乱的起因是什么?三藩之乱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知名的一场叛乱事件,而这场叛变的发起者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所谓的三藩,其实就是指这三位藩王所统治的藩镇,他们拥兵自重,对清廷具有巨大的威胁,因而当时的统治者康熙皇帝就想着削弱藩王势力,让他们迁出关外驻守,这样即使他们发生叛变也能依托长城进行防御。可这么做很显然是动了藩王的利益,为了自身利益,三藩藩王共同发起了对清廷的反叛,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清朝的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其中“三藩”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便是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及尚可喜这三位藩王所辖的藩镇。

清朝初年,因为统治者的力量还尚且难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便把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一些南方省份: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为三藩。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且能够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而会出现三藩之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三藩的建立跟实力的养成,都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清廷入关以后,由于八旗兵力不足,为对付农民起义军以及南明的反抗,只能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的那些降将里面,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及吴三桂这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因此得以受封为王。而他们所率领的军队也是清廷八旗之外的重要力量,在满清入关以后为其效尽犬马之劳。

 

在20多年的斗争以后,坚决抗清的农民军最终失败,南明的腐朽政权同样垮台了。这时清廷将八旗的基本力量都放置在了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暂让给吴三桂等去镇守。吴三桂驻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福建,这样三藩便出现了。除了三藩以外,还有一个孔有德,不过孔有德在跟农民军李定国作战的时候,失败自杀于桂林,其子同样为李定国所杀,因此没有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了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

首先,拥兵自重。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平南跟靖南两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而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清廷还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可以说,当时三藩的势力几及全国之半。就这样,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势力。

 

另外,三藩在各自的地盘上日益壮大后,朝廷渐渐地失去了对三藩的掌控。三藩王在各自的地盘上可以说是在“只手遮天”,不仅不听朝廷调令,还鱼肉百姓,四处敛财。而且,他们还会向朝廷伸手要去大量军饷用于开销。每年朝廷拨给各藩王的开销均达数百万两白银。在三藩中又以平西王吴三桂索要最多,接近一千万两白银。更重要的是,吴三桂有任免选拔各处官员的权力,当时还有“西选”的说法。这可以让吴三桂借助任免官员的权力,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张到辖区之外,甚至影响中枢决策。

其次,矛盾众多。民族矛盾是三藩之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满族和汉族之间,由于两者交融时间并不是很长,再加上满人在入侵之时,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屠杀。使得南方的汉人对满人的憎恶情绪很大。满汉不平等的现状,也使得民族矛盾日益突出。

且三藩在变乱后发布的檄文当中,指斥清朝统治者“窃我先朝神器,变中国冠裳” ,声称要“共奉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 这正是利用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