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为何会“重文轻武”?科举制对宋代士大夫有什么吸引力?

  北宋初年,皇帝和士大夫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抑制武术,振兴文化教育 。下面有趣的历史小边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由于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长期战争,武力和权力在社会上处于较高水平,文人在朝廷和社会中的地位相形见绌,整个社会长期以来不仅没有重视文化知识。因此,在北宋初年,统治者逐渐重视文人。由于科举学者和重文轻武,各阶层的学者都能成为官员。帝国的实际主人逐渐成为他们,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切都是劣质的,只有高阅读”的趋势,文人逐渐形成了巨大的力量。

  北宋以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进入仕途。于是,宋真宗在《劝学诗》中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有自己的千钟粟。安居不需要架高楼,书中有自己的金屋。出门不恨没人跟,书中车马如簇。结婚不恨无良媒体,书中有颜如玉。”在社会上,“男人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在窗前读书”的氛围逐渐形成。

  学者们对科举考试的热情追求使这些学者的知识分子一生都致力于追求科举考试的声誉,没有时间考虑其他事情,这样底层的平民阶级就不会对统治阶级构成威胁。一方面,宋代科举制度对学者的吸引力更大。例如,唐朝每年有30或40名学者,宋朝每年有400或500名学者。公元991年,朝廷共有17300名学者。

  此外,宋代对宗室、亲信子弟给予特别优待,随意授予官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授予官阶,领取工资。北宋管辖的领土不到唐朝领土的一半,但政府官员比唐朝多了一万多人。其次,一般知识分子的录取比例较大,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者聚集在朝廷为朝廷效力。美国历史学家墨菲对宋朝有这样的讨论:“在宋朝,科举制度作为中华帝国的主要荣耀之一,已经达到了顶峰。三分之一或更多的官员被选中来自平民家庭。

  据《宝佑四年登记》记载,宝佑四年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背景184人,平民阶级417人。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中,平民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出生于科举考试的士大夫更多地担任高官。黄留珠曾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报告》一书中记载,北宋共有71名宰相,64名宰相来自进士或制科,只有3名人真的没有通过科举考试担任宰相。由此可见,宋太祖通过改革科举制度,大大提高了文人大夫的地位,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