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驿站最早始于哪个时期?它的发展历程又是什么?

  驿站是古代传递宫廷文件和军事情报的人或官员在途中住宿和换马的地方。下面有趣的历史小边将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虽然邮政邮政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遗址和文物并不多。

  从春秋、左传等书籍的叙述可以看出,当时有三种通信方式:一种是“传递”,一种是汽车传递;第二,“邮”是步递;第三,“邮”是马递,被称为“传递”。后来因为交通成本太高,渐渐不用了,只剩下步递和马递,所以改名为“邮局”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信息传输系统的国家之一。它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发现了与传递信息相关的文字。可见商朝时期可能会出现相关驿站。

  古驿站的发展历程

  秦、汉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驿站传输制度。特别是在汉代,传递的文件应分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件应由专人和专人按规定的顺序和时间传递。这些文件应当登记、注明时间和责任。

  古代的“驿站”和“邮亭”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可以说是邮局的前身。然而,传统邮政邮政邮政只用于传达政令和军事情况,不能用于民间通信。汉朝每30英里就有一个驿站,由太尉执掌。

  隋唐时期

  驿站事业发展前所未有。唐代官方邮政交通线路以首都长安为中心,辐射四面,直达边境地区,大约30英里设立一个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中国最繁荣的时候有1639个驿站,有2万多名专门从事驿站的人,其中1700名驿站。

  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合并三种,每个驿站都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还明确规定,陆驿快马每天步行6驿,即180英里,然后每天步行300英里,最快步行500英里;步行者每天步行50英里;逆水行驶时,河流行驶40英里,河流行驶50英里,其他60英里;顺水时规定100至150英里。

  天宝14年11月9日,安禄山在范阳开始叛乱。当时,唐玄宗在华清宫,两地相隔3000英里。6日内,唐玄宗知道了这一消息,每天传输速度达到500英里。可以看出,唐代邮政邮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宋朝

  宋代驿卒由兵卒担任,规模不如唐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说:“驿传旧有步,马,急递三等,急递最快,日行400里,只有军用。

  西宁还有一张金牌,像古羽一样匆忙交付,用朱漆木牌镶嵌金字,每天行驶500英里。”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12枚金牌从前线强行召回临安。这种金牌是快递店传递的金牌,意思是10万张。岳飞一天内在前线收到的12枚金牌是朱漆金牌。

  宋代所有公文书信机构总称为“递”,出现了“急递店”。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着铜铃。在路上奔驰的时候,白天鸣铃,晚上开火,不负责杀人。铺马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元朝

  元朝幅员辽阔,为了维护庞大的帝国,加强了驿站制度,称之为站赤。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往各省的主要道路,每隔25或30英里就必须有一个驿站。没有人居住的地方,没有路可通,这样的驿站也必须建立。

  根据全国驿站的计划,备马有30万匹,专门用于使用。驿站有1万多栋大房子,都是华丽的设备,很难描述。

  明朝

  明代全国各地都有驿站,叫驿站,每隔十里铺一次,铺一次;六十里有驿站,驿站有驿城。沿线每60-80里设一个驿站,全国共有1936个驿站;还设立了急递店和运输站,加强了物流信息。驿站还可以接待出差官员。

  明中期以后,官员治理败坏,驿递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大大小小的官员在路上来来往往,经常任意勒索人和马。地方官员还任意扣除驿站资金,贪污私肥。

  清朝

  清朝有1785个驿站,京师有皇华驿。军事机械办公室的官方文件上有“立即飞行”,规定每天行驶300英里。紧急情况下,每天行驶400英里、500英里甚至600英里,最快达到800英里。当你到达车站时,你经常翻车。这通常被称为“600英里紧急情况”、“八百里加急”。

  19世纪70年代,大清帝国开始设立邮政递送机构。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提议设立官方现代邮政局。

  1911年,“邮政传播部”接管了邮政,邮政从此脱离海关,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邮政传播部下属大庆邮政总局;此后,邮政业务正式脱离海关,实现独立运营。

  此后,清朝帝国逐渐改变邮局,逐步取代当地边防驿站和海关驿站。此外,还成立了专门运输官方文件、资料和军事情况的公文电报。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