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为何俗称破五节?它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哪些习俗?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为中国民俗认为这一天之前很多禁忌都可以破,所以得名。因为这一天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憧憬,古代有很多禁忌,比如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允许女人来拜访。下面有趣的历史小系列会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中国民俗说破五前,这一天很多禁忌都可以破。按照旧习惯吃“饺子”五天,北方叫“煮糕点”。现在有些人只吃三两天,有些人每隔一天就吃一次,但没有什么是他们不吃的。从王府到街头小户,甚至招待客人。

  女人不应该出去,但她们也应该吃饺子和鞭炮。这一天,新婚女子归宁。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遇事破败。除上述禁忌外,破五习俗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许多习惯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而改变。人们喜欢新的,讨厌旧的,寻求好运。然而,当烟花盛开时,很难在这个时候与中年人、老人或儿童睡觉,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排放太多有害健康的气体。在南方的一些地方,每天只烧香敬茶,不放烟花。然而,时代变了,习俗也变了。

  迎财神

  中国人有正月初五拜财神、拜财神的习俗,据说都和王元宝有关。王元宝发财后,吃水不忘打井人,念念不忘财神。家里供奉财神,商号祭拜财神。他还在长安捐款建造了财富之星君庙,聘请国内高道主持,四时供奉,香气浓郁。

  每年正月初五商号开张的那天,他都会早起到财富之星君庙的第一柱香。因此,人们纷纷效仿,也在正月初五清晨到财丝星君庙上香,有时甚至唐玄宗皇帝也到星君庙上香。初五以后,我们要花很多钱,请财神去长安街巡游。在巡游的路上,财神由招财童子和利市仙官守护,招财童子和利市仙官也要向路人分发彩头或利是,吸引人们积极跟随,争夺彩头和利是。

  沿街商铺摆上贡品,点上高香,欢迎财神进门。财神路过家门时,商家要燃放鞭炮,三拜九磕,为财神献上随喜钱。大商号还邀请财神驻足,为财神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放鞭炮,欢迎财神来临,并邀请中国民间剧团为财神唱歌。当时的长安,每到正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迎神。各店闻鸡鸣即起,开始接神,放鞭炮,在招幌上挂红布,庆祝开市大吉,共喝财神酒。

  在王元宝的祭品中,我喜欢用黄河鲤鱼。人们认为鲤鱼是“利”的谐音,所以鲤鱼被称为“元宝鱼”、“活元宝”。在长安街,每逢初五早上,都会有卖元宝鱼的人。每家店都在争购,用线穿过鱼脊,挂在横梁上。鱼头朝内,身上贴着红纸元宝,意思是可以“赚钱进宝”。

  从长远来看,这种习俗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正月初五拜财神、财神爷巡游民间送福送财的习俗。

  当时长安流传民谣:正月初五香,一年四季财源广;正月初五摸元宝,不能用大钱小钱;正月初五请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滚;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收。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纸做女人,叫“扫晴娘”、“五穷娘”、“五穷娘”,背着纸袋,把房子里的脏土扫进袋子里,送到门外爆炸。这种习俗又称“送穷土”,“送穷媳妇出去”。陕西韩城地区,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要把鲜肉放在锅里烤,还要炒麻豆,让它崩溃发出声音,以为这样可以崩溃贫穷,求财。另外,旧的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送穷习俗在中国广受欢迎,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贫困、迎接新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春节期间,大大小小的店铺从元旦关门,正月初五开门。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一定会赚钱。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