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到底是干什么的?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介绍

  锦衣卫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锦衣卫这么讨厌?这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和读者一起学习,给你一个参考。

  锦衣卫原本是军事建制。明初军制相对简单,其基层单位为“卫”和“所”,京城禁卫军所辖卫所48处。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是“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被称为指挥使,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它的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逮捕”,即部分是负责掌管侍卫、展示仪仗、陪同皇帝巡逻的锦衣卫,与传统禁卫军基本相同。虽然这些人被称为“将军”,但他们实际上只负责在殿中侍立,传达皇帝的命令,并做保卫工作。这些人不是等闲的人,一个个长得牛高马大,虎背熊腰,中气十足,声音洪亮,从外表上看相当威严,对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负责“巡查逮捕”的锦衣卫,是锦衣卫不同于其他朝代禁卫军的特殊之处。


  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是做仪仗礼仪。后来,由于他大肆屠杀英雄,他认为刑事部、大理寺、都察院等司法机构不容易使用,所以他提高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刑事侦查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专理皇帝指定的案件,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讯问、处决,无需经过一般司法机关。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统领官叫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叫校尉、力士。在执行缉盗取奸任务时,校尉和力士被称为“缇骑”。最少时间为1000,最多时间为6000人。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然后凭能力和资历逐步提升。与此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明朝前两代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朱元璋起兵夺取世界。朱迪用武力夺取了侄子的国家。由于这种出身的特殊性,明朝对维护皇权有着其他朝代所没有的强烈欲望。这使得锦衣卫的“巡查逮捕”功能无限扩大。锦衣卫的指挥利用职务之便,不遗余力地制造事故,既打击异己,又作为自己晋升的资本。比如明朝成祖时的纪纲,明武宗时的钱宁等。,当他们掌权时,从宰相藩王到平民,他们都在他们的监视下。只要他们的命令稍微逆转,他们的家庭就会破裂和死亡,全国都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

  臭名昭著的北镇抚司监狱里关满了各种无辜的人,无数正直的人死于锦衣卫的酷刑。更可怕的是,这种可怕的氛围,不同于唐武则天的短期出现,明朝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这种无节制的滥捕极大地影响了皇帝和官僚之间的关系,使官员、人民、军队和皇帝离心,有些人甚至评论说,明朝不是死于侵略者,而是死于工厂卫士。

  据说明朝开国重臣宋连,性格诚实,虽然年纪大了,做事还算得力,让皇帝满意。有一天下朝回家,大概是因为总是早起上朝。另外,年纪大了,身体有点虚弱,太累了,就顺口写了一首诗:“四鼓咚咚的衣服,下午看到太晚了。何时遂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第二天上朝,朱元璋一见宋连就说:昨天做得好!但我并没有觉得你迟到啊,还是改成“忧”吧。吓得宋连赶紧拜倒谢罪。当代宰相只是偶尔在自己家里感叹,没想到第二天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可见锦衣卫势力之大。

  锦衣卫的另一个著名功能是“执掌廷杖”。廷杖是皇帝用来教训违纪的士大夫的酷刑。一旦一名官员激怒了皇帝,并被宣布加以廷杖,他立即被剥去官服,双手绑在一起,被拘留到午门。在那里,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一左一右,受刑人裹在一块大布里,一声“打”字,棍子像雨一样落在他的屁股上。犯人是锦衣卫校尉,他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技术娴熟,能够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准确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这两个人的脚像八字形一样张开,说明他们可以把棍子留给下一个活着的人;相反,如果脚趾向内靠近,棍子下面的人只有一条死路。拐杖结束后,还要提起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地摔倒,此时布中人即使不死,也会去半条命。廷杖之刑对士大夫的身心都是极大的伤害,但皇帝乐此不疲,锦衣卫也对此情有独钟。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