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宋辽歧沟关之战?歧沟关之战对宋辽双方有哪些影响?

  歧沟之战是宋朝自高梁河之战以来收复幽云失地的又一次努力,也是宋朝的第二次主动进攻。这次进攻的规模是过去数战无法比拟的,可以看作是宋辽之间的决战。宋方的目标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尽快为契丹所据的辽西营、平二州。然而,尽管宋朝再次努力工作,但它的最终结果甚至比高梁河的失败还要糟糕。它基本上失去了所有的钱。它不仅没有恢复一英寸的土地,而且消耗了大量的材料,失去了大量的活力和战斗力,折断了一个好将军,再次失去了脸。分析一下,宋朝的惨败其实是合理的。下面有趣的历史小边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宋方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以曹斌、米信两路(其实是一路)为主力,在离幽州最近的地区出兵,持重缓行,吸引契丹主力,掩护山后的田重进和潘美,创造机会。田重进后,潘美夺取山后之地后,三路共同夺取幽蓟。平心而论,这种战略思想还是很完美的。由于契丹军在幽云地区的部署以南京析津府(幽州)为中心,并以此中心辐射到其他防地,而西京大同府(云州)是山后地区的中心,但其重要性远低于南京。

  宋辽战争开始后,宋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取云州。因此,鉴于契丹以燕京为轴心的战略防御态势,宋军采取了左翼回旋、分进合击的外线进攻态势,以自己的主力吸引敌人的主力,以自己的侧翼为战争初期的主要突破力量。

  乍一看,这种战略概念似乎非常聪明,甚至是无可挑剔的,但在仔细分析中出现了漏洞。由于这是一个共同的攻击,最重要的是详细的计划和战时合作,而宋方没有做到这两点。战前计划非常一般,只说西方师尝试山后和主力取幽州,但西方师什么时候能达到最初的目标尚不清楚,也没有规定教师时间,如何与东路合作?

  当然,计划变化不快。赵光义可能接受了遥控指挥的教训,并没有要求他的将军在细节上做太多。然而,在三路军相去百里的情况下,他们无法保证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几乎所有的军队都相当于完全不合作,为自己而战。事实上,这是真的。更不用说侧翼和主力之间的合作了。即使是潘美和田重进的两支侧翼部队也没有事先部署会合,最终被斜云打破。

  相比之下,契丹的防守和反击策略更合适。在宋朝突然进攻的情况下,契丹首先战略收缩,以燕京为防御轴心,暂时忽视了山后诸州的失落。宋军曹斌的主力不是硬碰硬,而是坚守重要地点,寻找机会进攻。目的是使宋军疲惫不堪,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此后契丹全力以赴,主要方向还在燕京地区,同时以一部赴援山后,主次分明。

  当宋军曹斌部粮全部撤退时,契丹的援军基本到位。当曹斌再次来临时,他与之作战。在曹斌部大败后,契丹军队并没有盲目扩大战果,而是在返回燕京并增援山后,以图各方面进行了突破,因为在山后威胁尚未消除的情况下,以主力贸然南下更具冒险性。山后,斜云趁宋军主动奉命撤退,抓住机会反击,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可以说,契丹在歧沟关战争中的表现为中国战争史上的内部防御增添了一个经典的例子;宋朝在歧沟关的失败也成为中国战争史上外部进攻和进攻的负面教科书。

  宋军的战术失误也很明显,尤其是曹斌一路上,后勤供应没有保障,甚至被契丹轻易切断。粮尽而退,又被宋太宗一诏挡回,退而复进。听说萧太后大军到了,又掉头退了,终于是休哥乘的。兵家有句话:“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在这里使用再合适不过了。休哥的迟滞战术相当成功,能够遏制宋军势不可挡时的进程,再次将其逼退,这是契丹取胜的关键。

  在狼牙村和陈家谷之战中,宋军的任务只是掩护边民撤退,而王淑则大言不惭地与契丹作战。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主将潘美也默许了这一讨论,但杨业陪伴了他的生命。战前杨业的建议在当时是安全的。成功的可能性显然要大得多。然而,如果没有人同意,那就太可悲了。

  宋方的使用也有很多错误。曹斌不适合一路当教练,更不用说主力军的教练了。熟悉曹斌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曾两次出现在太祖统一战争中。有一次,伐蜀时,作为东路刘廷让部的都监,最大的功劳就是维持军纪,不要滥杀。另一场是伐南唐之战,曹彬是主教练。宋太祖担心他不能约束将军,所以他特别授予了一把盒剑。在将军面前,他先把潘美等人吓死了,然后让他安全地统一军队。他所看重的只不过是他重视军事纪律和不滥杀的优势,以达到征服江南人民心灵的目的。

  包围金陵攻城时,他不得不假装说服下属不要滥杀。可见这个人是儒家将领,没有威严,没有将军的霸气,往往控制不了下属。歧沟关战时,诸将欲与西师争功,曹彬作为主教练无法平息众议,直接导致三军心不齐。歧沟关被契丹军包围时,又与米信弃军而逃,颇失为将之道。相比之下,曹彬部下的李继隆、李继宣等人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色,有大将之风。

  田重进是个新人。他以前没有被任命为任务。虽然他领导的一路军可以说是不败的,但他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他的表现只能说是正常的。他的首都袁继忠在飞狐之战中的表现是合格的。作为一名强大的将军,景思在这场战斗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个人从征太原时,勇敢果敢地击败了骁将杨业。他在与北汉的几场战斗中被杀,以勇敢著称。在飞狐城北的战斗中,他以一员偏将成为战斗的主角。也可以看出,这个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勇敢的人,而是一个能根据战场情况立即适应的将军。

  作为西路军的教练,潘美应该说是有能力胜任过去的记录和表现。从此,人们在统一战争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伐南汉之战,虚实并用,声东击西,多次以少胜多,战胜攻取如流水,可见其指挥艺术;伐南唐之战,师次秦淮河,船只不具备,指挥官涉水,大打破南唐兵,可见其勇敢。

  然而,在契丹军反击的蔚州战役中,潘美被斜云打破了。当然,这是因为宋军东师失败,西师奉诏撤退,军队没有战斗精神,无法抗拒斜云的前沿。但陈家谷在战前竟被王淑鼓励,置杨业于死地,又无法阻止王淑擅自行动,撤离谷口。杨业兵败不救援,令人难以置信。也许王淑有都监的身份,潘美真的惹不起。她只能做一个没有独立意见的教练。从此,她成为了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中永恒的负面人物,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黑锅。

  意义及影响

  歧沟关之战可以说是25年宋辽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主动进攻的宋朝惨败,基本上宣告了宋朝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彻底失败。从那以后,宋朝100多年来从未主动攻击契丹(直到公元1120年,宋为兑现与金的“海上联盟”,才再次主动与辽争争吵)。战略上完全是守势,极其被动。

  宋朝最高统治者宋太宗赵炯也不敢再说话了,告诫他不要妄生边事。从那以后,他只专注于在国防上建设河北三道防线,疏浚河流,种植树木,尽一切努力阻止契丹铁骑南下,而不再有坚定的反击。歧沟关战直接导致宋朝在与契丹对峙中的军事劣势,使宋人再次害怕辽人。契丹战争的胜利不仅发挥了国家的力量,消灭了宋军的活力,赢得了绝对的军事优势,牢牢掌握了宋辽战争的主动权,而且增加了未来与宋和平的外交分量。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