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两国相互征伐多年,吴越争霸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征服,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吴越争霸”。以下有趣的历史小编将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吴侵越时,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被战俘刺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攻越,占领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来,吴军主力在楚都营时,越乘机入侵吴境,双方矛盾日益激化。从地理上看,如果吴国想争夺中原,他必须首先征服越南,以减轻后方的威胁;越南想北进中原,必须先征服吴国,才能开辟北进中原的通道,从而导致吴越战争持续了20多年。

  直到李泽之战后,两国相互征伐多年,吴、越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占据了绝对优势。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是再次攻吴。根据都城的防守,吴军无法战斗。越是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吴几次遣使请和,都被拒绝了。三年来,城破,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越国吞并吴国国力极大增强,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背景

  吴侵越时,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被战俘刺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再次攻越,占领李(今浙江嘉兴南部)。十五年来,吴军主力在楚都营时,越乘机入侵吴境,双方矛盾日益激化。吴欲争霸中原,必须先征服越国,解除后方威胁;越想北进中原,就越有可能先服吴,从而导致吴越战争持续了20多年。吴、越位于江南水乡,“以船为车,以船为马”(《越绝书记地传》),双方多为水上作战。此时,水军的“船师”已成为一种新的兵种,能够独立完成战略和战斗任务。越水军有楼船(指挥船)、大翼、中翼、小翼三大战舰及突冒(船首有冲角)、战舰,如桥船(轻快战船)。主要战舰大翼船长20米,宽2.7米,载“战士26人,(手)50人,(手)3人,操长钩矛、斧头(各)4人,官员、仆人、射长1人”,船长“91人”(《太平御观》卷315引《伍子胥水战兵法》)。水战的基本方法是先用弩射,再进行接舷战斗,最后登船战斗,有时用突然袭击敌船。

  吴胜越

  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合鹿率军攻越,双方主力作战于李。刑徒阵前自杀越多,利用吴军分散注意力的机会发动猛攻,大败吴军。合鹿受伤身死,夫差继位为王。二十六年,越以水军攻吴,战于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越军战败,主力被歼灭。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率剩下的5000人被会稽山包围。勾践请降,吴大臣伍员建议不要允许,以为“今不灭越,后必悔”。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争霸,未采纳伍子胥的建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

  越王卧薪尝胆

  勾践夫妇为吴王“开车养马”,执勤三年,赢得夫差信任,获释回国。勾践为兴越灭吴,“卧薪尝胆”,愤怒图强。在谋臣文种和范蠡的帮助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实施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尊重内政人才的政策,稳定民生,丰富兵力,吸引人民,巩固团结,增强综合国家实力;实施军事政策,加强培训,严格纪律,提高战斗力。当时弩已用于作战。战车和战船都“顿在弩上”,战斗胜败的关键取决于最后的冲锋。勾践聘请了精通弩射法的陈音教授弩技术,包括瞄准、连续发射和掌握弩力与箭重的最佳比例(拉力一石,箭重一两),让“军人都能用弩技术”,聘请善于“剑戟技术”的越女教授“手战”格斗技术,让军人“一人当百人当万”。越地民风是“悦兵敢死”,习惯于各自为战。为此,勾践反对“匹夫之勇”规定服从指挥者有奖励,违犯者“身斩,妻子卖”。在外交方面,针对“吴王兵加于齐晋,怨恨于楚”的情况,采取“亲于齐,深于晋,阴固于楚,善于吴”的方针(《吴越春秋勾践归国传》)。对吴厚事,即周文王对商纣王“文伐”的策略,以非战争手段瓦解,削弱敌人。主要措施是假装忠诚,让吴王放松警惕,放手北上中原的竞争,鼓励吴王对宫殿和女性的热爱,使其繁荣土木工程,消耗国力;并行贿,扩大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破坏其团结。十年的实施,使得越“荒无遗土,人民亲附”,国力复兴。越军也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部队。

  吴攻陈鲁齐

  征服越国后,吴王夫差积极准备北进。伍员再次建议“定越后图齐”,认为越是“腹心病”,而“齐鲁诸侯只是疥疮”。吴王还没有被采纳。吴先攻陈(今河南淮阳)三十一年(前489年).解除北进时侧翼的威胁。三十三年来,吴攻鲁打开了进入中原的大门。为了建立北进战略基地,开辟北进军事交通线路,吴于34年在长江北岸建设了一座大型汉城(今江苏扬州),挖掘了扬州从阳湖到淮安的汉沟,与江淮水域沟通,然后与泗、沂、济水连接。三十五年来,吴率鲁、诸、潭等国联军陆上攻齐;派医生徐承率水军从长江入海,绕山东半岛,攻齐侧后。吴水军海上作战失败,陆上联军随后退役(见吴鲁诸釜攻齐之战)。三十六年来,吴再次攻齐,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全歼齐军精锐(见艾陵之战)。三十八年(前482年),夫差率吴军主力进入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及中原诸侯会盟,“欲霸中国”。此时,吴之霸业达到顶峰。

  越灭吴

  吴王夫差在黄池与晋定公争作盟主时,越王勾践分兵两路攻吴。一部兵力从海入淮,切断了吴主力的回援之路,掩护了主力作战;其自带主力直奔吴都,在郊区洪水中歼灭吴军,并乘势攻入吴都。夫差南归,恐怕由于国都失守士气下降,远程奔返造成部队疲劳,决战不利,派人请和。勾践也以吴军主力未损,不愿进行不确定的决战,于是与吴订和约后撤军。四十二年,吴国发生了灾荒。越是乘机发动进攻,与吴军在笠泽(今江苏吴江)隔江相对抗。越南军队利用黑暗,用两翼假渡诱使吴军分兵,然后集中精锐,实施敌前潜渡和中间突破,持续进攻,扩大成果,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早期河流进攻的成功例子(见李泽之战)。李泽之战后,吴、越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占据了绝对优势。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是再次攻吴。根据都城的防守,吴军无法战斗。越是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吴八次遣使请和,都被拒绝了。三年来,城破,夫差自杀,吴亡(见《越灭吴之战》)。勾践率军“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兵横行江淮东,诸侯毕贺,称霸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