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战争:巴拉圭试图用战争改变命运

  通过战争改变自己的命运并非不可能。要做到这一点,一般有三条路。

  第一个是最古典的,即通过体制建设,激发非凡的军事效率,完成对周边大国的反击。历史上,游牧民族在人口和经济上都处于绝对弱势地位。能够入侵周边文明的成功人士基本上遵循这条道路。

  它通过游牧生活不断增强的军事能力,自然具有更高的军事效率。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必须有其他条件来补充这一点(例如,你必须首先完成区域力量的整合,例如,准备入侵的国家正处于衰弱时期)。鉴于反击的难度太大,历史上只有少数游牧民族能够真正成功进入中原。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不能形成合力的游牧者最多只能偶尔去那些富裕的农耕地打草谷。

  一般来说,巴拉圭仍然想遵循这样一条古典的道路来完成它的晋升。不幸的是,巴拉圭的军事独裁者过于迷信自己的军事实力,而忽视了地缘政治上的联系。

  要知道,即使是历史上如火如荼的蒙古人,在攻灭金朝(蒙古族的前宗主)时,也知道如何与南宋结盟。同时,挑战巴西和阿根廷的做法只能用一句英语来形容:no zuo no die。

  小国反击的第二种做法是敏锐地抓住新技术革命的窗口,以暂时的技术代差上位。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最熟悉的案例是通过“明治维新”快速完成工业化,向老大帝国的中央国家发动“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

  面对新技术革命,旧的内部利益越难平衡,小国往往具有“船小好转头”的优势,获得先发优势。但要将其转化为地缘优势,必须在先发后完成地缘政治突破,否则时间最终会拉平技术代差。到那时,决定彼此地位的仍将是人口、资源等硬指标。这一点,相信没有抓住历史机遇,现在不得不担心中国崛起的日本,有最深刻的经验。

  不幸的是,巴拉圭没有这样的历史机遇。在南美独立之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面临着内部整合。例如,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并不总是阿根廷的自然代表。这个富裕的前“拉普拉塔总督区”政治中心,长期独立后,不愿与周边经济落后的省份共同发展,甚至一度脱离阿根廷,建立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1853年至1860年)。

  相比之下,在殖民时期完成地缘融合和国家认可的巴拉圭更容易进入国家。这使得巴拉圭在工业化效率方面领先周边国家,并试图入侵阿根廷,并在阿根廷内部吞并乌拉圭。

  但本质上,巴拉圭的先发并没有代差优势。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都没有完成自我造血。毫无疑问,这一短板在战争中显露出来。虽然“巴拉圭战争”被认为是工业革命后军事工业成果的第一次集中展示(侦察热气球、加特机枪、电报等现代武器用于战争),但几乎所有参与战争的国家的装备都是从欧洲和美国进口的。巴拉圭海军之所以迅速失去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修复能力(同时受伤的军舰不能送出去修理)。

  让我们谈谈小国反击的第三条道路。这条路通常被称为 “在树下享受凉爽”。在外国大国的支持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典型的案例是以色列,它是美国的安全认可。

  就19世纪中期的情况和对南锥体地区的影响而言,大英帝国无疑是现在的美国。拉丁美洲几乎所有发生在后殖民时代的战争都有英国势力作为幕后推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人的深入干预正在扩大“日不落帝国”的地图。这些做法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投资,希望在这条分裂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收入(就像美国在中东所做的,而不是领土一样)。

  当你用商业思维看待一件事时,没有人不能成为合作伙伴。在投资巴拉圭的同时,巴西和阿根廷也在与英国人合作建造工厂和铁路。这两个国家的市场远大于狭窄的巴拉圭。

  这意味着至少从商业角度来看,巴拉圭没有筹码让英国人站在自己一边。不幸的是,巴拉圭在不经意间犯了英国人的禁忌。航行自由对于试图用贸易控制世界的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畅通无干扰的航线才能支撑全球贸易网络。

  今天,基于这一战略因素,美国(包括英国和法国)坚持在南中国海使用军舰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如果有一天,中国也成为了“航行自由”的坚定支持者,我们也不必感到惊讶,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实力不仅上升了,而且不需要关心是否有人在自己的门口散步,你也可以去别人的后花园展示自己的力量。

  那么,这一天有可能到来吗?“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一切都有时间验证。至少十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中国将成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很少有人相信美国会以“美国优先”的原则封闭自己。

  就巴拉圭战争相关国家而言,航行自由问题也存在。具体来说,这是拉普拉达水系统的自由航行问题。在整个流域相关国家,投资巨大的英国人希望航行自由得到保障。

  特别是他们在巴西的投资可以顺利通过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开辟通往大西洋的通道。问题是,这两条河流都经过巴拉圭的控制区。虽然巴拉圭人也是航行自由的受益者,但他们不愿意给巴西同样的便利。一旦巴拉圭吞并乌拉圭,拉普拉达水系的航行自由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巴西不仅不愿意看到“巴拉圭”的出现,而且对该地区形势有强大影响的英国也不愿意看到一个混乱者的出现。在整个战争期间,巴拉圭不仅无法从外部获得资源,而且还提供贷款和武器来帮助“三国联盟”。

  当我们把这一切都呈现给每个人时,谁会认为最终的胜利将属于巴拉圭?毫无疑问,面对“三国联盟”的巴拉圭是战争中最大的输家。战争中失去的人口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恢复,但失去的领土很难恢复。

  既然巴拉圭的失败已经确定,让我们关注具体的领土问题,看看谁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首先,整个战争的导火索乌拉圭在领土上没有变化。

  当然,巴西和阿根廷人也可以告诉乌拉圭人,如果他们不采取行动,乌拉圭已经成为“大巴拉圭”的一部分,这场战争正在帮助乌拉圭人“维护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性。只是在撕下这个面具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事实是无利可图的。乌拉圭早已成为巴西和阿根廷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因为两强之间需要制衡,也不必等到巴拉圭采取行动。

  战争开始时,巴拉圭试图吞并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之间的“科连特斯”地区。这个独立的阿根廷省份是巴拉圭开放海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巴拉圭和乌拉圭才能连接起来。

  现在,不仅这一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巴拉圭还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来补偿两个强大的邻居。阿根廷带走的两块领土分别位于皮科马约河以南和巴拉那河以东/乌拉圭河以北。前一部分是巴拉圭和阿根廷之间存在争议的中查科地区。这一变化意味着阿根廷已经完全获得了中查科地区,并将两国的边境锁定在更具认可度的皮科马约河上。

  后一个变化使原本贯穿巴拉圭的巴拉那河变成了两国共同的边境河流,而不仅仅是阿根廷对这一变化感到满意。在上游的巴西和英国也会对自由航行感到满意。至少在战略上,即使另一个国家将来像巴拉圭一样设置航行障碍,航道共享的现状也将大大降低阻塞的风险。

  事实上,航行自由对巴西来说尤为重要。毕竟,巴西主导的“巴拉那高原”被以巴拉那河为核心的拉普拉塔水系覆盖。如果巴西领土想打开外贸窗口,水路比陆路更节约成本。

  除了保卫航行自由,巴西在这场战争后也有领土上的收获。巴拉圭北部与巴西的边界最初位于巴拉那河右岸支流伊维涅马河的前线,战后不得不回到现在的位置;阿根廷在巴拉圭河以东失去的领土只有西部,东部属于巴西。巴拉圭在这场战争中失去的领土几乎相当于巴拉圭和玻利维亚之间存在争议的“北查科”地区。

  从地理角度来看,巴西一直对巴拉圭的存在不满意。这个小国在地理结构上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低地国家。虽然以亚松森为核心的“巴拉圭河谷”是整个国家的地理重点,但巴拉圭河以东的大部分领土实际上都位于巴拉那高原上。瓜拉尼人从这部分高地森林迁出,成为巴拉圭立国的基础。只是如果巴西人一定要固执地认为自己应该占据所有的高地优势,巴拉圭估计只能灭国。

  从大国沙文主义的角度来看,本质上是潘帕斯平原的“乌拉圭”和一只脚穿过巴拉那高原的“巴拉圭”是两个高、低属性明显的地区大国(巴西和阿根廷),每个国家都放弃了一个自然领土作为缓冲国。

  纵观历史,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中俄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中。似乎所有的历史基础都染指了蒙古高原和图兰低地的中俄。经过一个世纪的变化,两个缓冲区——蒙古高地属性和哈萨克斯坦的整体低地属性。

  虽然从上述角度来看,肯定会伤害相关国家的民族自尊,但可悲的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你必须明白,在地缘政治舞台上,你更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即使表面上形成了秩序,给了小国更多的政治空间,丛林法则始终是大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最终救济渠道(这就是为什么大国总是进行军备竞赛)。对于小国来说,面对自己的定位,利用外交手段拓展空间,比盲目的军国主义要有益得多。

  历史上,正视大国缓冲地位的泰国,可以奇迹般地成为殖民时代唯一一个能保持独立地位的亚洲国家,除了日本和中国。巴拉圭,估计自己的能量过高,最终不得不惨淡地结束。可以算是两个一正一反的案例。

« 上一篇
下一篇 »